客户服务
在线咨询
返回顶部
骨性关节炎一旦发生,其病理过程是不可逆的,且症状易反复,因此临床上十分强调病前预防与早期治疗。在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,以基础治疗基石,以药物治疗为中坚力量,以膝关节靶向注射干细胞联合PRP疗法为软骨再生的新希望。
研究证实,关节内注射MSC能促进软骨再生。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进步,以MSC为基础的再生医学不再局限于直接注射MSC进入关节腔。近年来,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上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。
膝关节PRP与MSCs联合治疗的疗效
SPRP治疗是融合PRP和外泌体的新兴的再生医学方法,采用无菌技术,抽取自体血液,分别提取富含血小板和生长因子的PRP和外泌体,将其分别精准地注射到受伤部位,促进组织愈合。
PRP全称为Platelet-rich plasma,即富血小板血浆,是由自身血液制备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,它还有PRC、APG、PRGF等别称,但最常用的名字是“PRP” 。
多项研究显示,PRP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显著。它富含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、转化生长因子-β等生长因子,能促进软骨修复、减轻炎症反应、改善关节功能。
注射PRP后,患者的生活质量、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都得到显著提升。PRP是从自体血液中提纯的“高浓度修复液”,血小板浓度是普通的300%。
注入关节腔后,血小板会快速释放十余种如表皮生长因子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“修复信号弹”,30分钟内管控炎症,48小时搭建新生血管网络,刺激软骨细胞自我复制。
外泌体是细胞向外分泌出的小囊泡,扮演着细胞间沟通的角色。其在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[2]为:
1、软骨细胞再生
外泌体携带的Wnt蛋白激活细胞增殖信号,促进软骨细胞新生。就如"细胞生长信号弹"一样,可以激活软骨细胞的再生程序。
2、基质修复工程
通过调节miRNA分子传递"修复指令",外泌体精准控制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合成。
3、线粒体修复系统
外泌体直接输送线粒体修复蛋白,恢复受损细胞的能量工厂,相当于给老化的电池更换新电芯。
4、炎症智能调控
外泌体携带的抗炎因子形成"分子灭火器",使促炎因子IL-6、TNF-α降低50%以上。临床前研究显示,关节肿胀指数改善75%。
5、巨噬细胞重编程
外泌体将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修复型的M2型,相当于体将"捣乱分子"M1型免疫细胞改造成"修复工人"M2型,转化效率达60%,相当于把一半的破坏者转变为建设者。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可持续8周以上。
6、自噬精准调控
通过mTOR信号通路动态调节细胞"自我清洁"功能,在早期增强自噬清除废物,晚期抑制过度自噬保护细胞。这种双重调节使软骨存活率提升2倍。
间充质干细胞(MSCs)凭借促进软骨再生、减轻炎症及调节免疫反应,对改善关节健康发挥关键作用。临床研究证实,注射MSCs可有效提升患者疼痛评分、功能评分,显著改善生活质量。作为医学界的“变形金刚”,MSCs具备多项特殊能力:依靠归巢效应精准定位损伤部位;能分化成软骨细胞,填补软骨缺损;分泌抗炎因子,为组织修复创造有利微环境;还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原有软骨细胞,助力关节修复。
最新临床研究:安全性与疗效初现
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 UC-MSC 衍生 sEV 的临床级疗法,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。
在本次研究[1],一名56岁膝OA患者接受单次关节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注射(2×10^10),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:
安全性:仅短暂注射部位疼痛,无关节积液或全身不良反应。
有效性:给药前和治疗1年后,患者的临床评分指数(WOMAC 指数)降低,症状得到改善,第三方核磁共振检查通过SPAIR和WATSc序列评估发现,患者软骨无退化迹象,这证明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人体关节内给药的初步安全性。
这项重要突破,不仅标志着骨关节炎治疗领域从“延缓病程”的传统模式迈入了“组织再生”的新时代,更为数百万骨关节炎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,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或许真的能够实现“一针修复软骨”的医学奇迹,让关节疾病不再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难题。